麦穗不负晨光 他们用科技托起“天府粮仓”——致敬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
在川东北丘区,麦浪翻滚如金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专家夏先全脚踩田埂,用指尖轻轻捻开一株小麦穗子。“这片试验基地的小麦长得很好,均未感染赤霉病,预计今年亩产还能再涨20公斤。”他的裤脚沾满泥点,眼镜框后的目光却比麦芒更锋锐。
在川东北丘区,麦浪翻滚如金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专家夏先全脚踩田埂,用指尖轻轻捻开一株小麦穗子。“这片试验基地的小麦长得很好,均未感染赤霉病,预计今年亩产还能再涨20公斤。”他的裤脚沾满泥点,眼镜框后的目光却比麦芒更锋锐。
在川东北丘区,麦浪翻滚如金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专家夏先全脚踩田埂,用指尖轻轻捻开一株小麦穗子。“这片试验基地的小麦长得很好,均未感染赤霉病,预计今年亩产还能再涨20公斤。”他的裤脚沾满泥点,眼镜框后的目光却比麦芒更锋锐。
5月21日,成都龙泉山下麦浪翻滚,洛带镇柏杨村五组的收割机正穿梭于金色田野,饱满麦粒如瀑入仓。农机手唐女士难掩笑意:“今年的麦子,穗子比往年长两指!”田埂上,企业负责人周翼紧盯终端作业数据——这片承载着龙泉驿“粮策”成果的沃野良田,正在金黄的麦浪中奏响夏粮丰收
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腹地,一场以“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制”深度融合的供销为农服务体系现代化变革正在资阳大地蓬勃展开。资阳市供销社以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为战略指引,通过科技创新与系统改革双轮驱动,奋力书写新时代“天府粮仓”建设的壮美篇章。
小满节气携着夏日的温热如约而至,彭州大地正上演着一场关乎时序与丰收的接力。在这“夏收夏种”的繁忙图景背后,作为成都平原“天府粮仓”核心区,彭州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全产业链升级,在新时代续写着“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的农耕故事。
5月20日,记者走进“天府粮仓”农村实用人才孵化基地施工现场,只见塔吊长臂挥舞,工人们紧张作业,两栋主体建筑已轮廓初现,即将从图纸迈向服务乡村振兴的“实战阵地”。
“田间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”眼下正值小麦收割季,我市陆续开展小麦收割工作,确保粮食颗粒归仓。近日,平泉街道协议村天府粮仓简阳基地就迎来了首次收割。
5月14日上午,在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的田间地头,工人们正麻利地割下一个个青翠的包菜。菜叶翻飞间,一辆红色货车已在田埂旁准备发车。随着最后一批包菜装车启运,万亩菜田瞬间变身新闻发布会现场——“乡村全面振兴・镇在行动”主题发布会,就在这片泛着泥土清香的田间召
专家组利用卷尺在田间划定出测产范围,随即两台大型收割农机驶入麦田来回穿梭,机械轮转间麦穗香扑鼻而来,成熟的麦粒被精准收入仓中,路边停着数辆货车等待转运称重,待机械将小麦烘干后,便可正式开始测产。
冬播“一粒子”,夏收“万斤油”。五月的田野,黄绿交织。在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一望无际的油菜地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一场高效的机械化收割作业吹响夏粮丰收曲。
马力全开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够完成1200盘撒播或者800盘精量条播的任务。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,这里的种子出苗情况更为稳定,出苗率提高8%至20%,育秧时间提前了2至3天。
冬播“一粒子”,夏收“万斤油”。五月的田野,黄绿交织。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一望无际的油菜地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一场高效的机械化收割作业吹响夏粮丰收曲。
近日,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5年“天府良机”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揭榜挂帅项目榜单。榜单公布了8个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项目,面向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等优势团队“张榜”。
在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,新绿的秧苗连片舒展,宛如铺展在大地上的绿色画卷。“截至一季度末,我们高标准农田水稻种植任务已完成96%以上。”踏水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魏杰的介绍,揭开了这片沃土背后的秘密——通过改造高标准农田种植优质粮油品种,既实现了农田高效利用,又促
初夏时节,走进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,无人插秧机在北斗导航指引下划出笔直绿线,田间传感器实时回传着土壤墒情。这个上世纪70年代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业县,历经半个世纪深耕,正蜕变成新时代“天府粮仓”核心示范区,笔耕不辍地书写着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故事。
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。5月9日,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今年建成投用的育秧中心,一条全自动育秧生产线正在运行。
马力全开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够完成1200盘撒播或者800盘精量条播的任务。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,这里的种子出苗情况更为稳定,出苗率提高8%至20%,育秧时间提前了2至3天。
马力全开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够完成1200盘撒播或者800盘精量条播的任务。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,这里的种子出苗情况更为稳定,出苗率提高8%至20%,育秧时间提前了2至3天。